▌简介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十进位制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春秋战国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
中文名 | 九九乘法表 | 特点 | 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
别名 | 小九九 | 学科 | 数学 |
外文名 | Multiplication table | 出处 | 《荀子》 |

▌发展历史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成为我们的九九口诀”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它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2015年3月,九九乘法表传入英国后,因语言不同导致口诀变长,背诵较难,《一课一练》英国版中可能改为”12×12乘法表”。
▌数学版乘法口诀表
1×1=1 | ||||||||
1×2=2 | 2×2=4 | |||||||
1×3=3 | 2×3=6 | 3×3=9 | ||||||
1×4=4 | 2×4=8 | 3×4=12 | 4×4=16 | |||||
1×5=5 | 2×5=10 | 3×5=15 | 4×5=20 | 5×5=25 | ||||
1×6=6 | 2×6=12 | 3×6=18 | 4×6=24 | 5×6=30 | 6×6=36 | |||
1×7=7 | 2×7=14 | 3×7=21 | 4×7=28 | 5×7=35 | 6×7=42 | 7×7=49 | ||
1×8=8 | 2×8=16 | 3×8=24 | 4×8=32 | 5×8=40 | 6×8=48 | 7×8=56 | 8×8=64 | |
1×9=9 | 2×9=18 | 3×9=27 | 4×9=36 | 5×9=45 | 6×9=54 | 7×9=63 | 8×9=72 | 9×9=81 |
▌九九表的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项积。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九九表只需45/81项。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