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榴梿也叫做“榴莲”。是一种锦葵目、锦葵科巨型的热带常绿乔木,叶片长圆,顶端较尖,聚伞花序,花色淡黄,果实足球大小,果皮坚实,密生三角形刺,果肉是由假种皮的肉包组成,肉色淡黄,粘性多汁,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水果。
榴梿是热带著名水果之一,原产马来西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种植较多, 其中以泰国种植最多。中国广东、海南也有种植。榴梿在泰国负有盛名,被誉为“水果之王”。它的气味浓烈、爱之者赞其香,厌之者怨其臭。
有个附会传说,中国古代明朝的时期,航海舰队到达今东南亚,品尝当地特产果实时,郑和对这种水果大为赞赏,然而果实只能一年一熟,故命名留恋,后人取其谐音,称作榴梿。
中文名 | 榴梿 | 纲 | 木兰纲 |
外文名 | Durian | 目 | 锦葵目 |
别名 | 榴莲/麝香猫果 | 科 | 锦葵科 |
界 | 植物界 | 果期 | 6月至12月 |
门 | 被子植物门 | 分布区域 | 主要分布东南亚地区 |

▌植物学史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它原产自马来西亚,大城王朝时代传入泰国。马来语称榴梿为“徒良”,泰语一直保留这样叫法,中文译为“榴梿”。另一种说法是它从缅甸的他怀、玛立和达瑙诗等地引进来的。
其一是公元1787年暹罗军进攻缅甸时,意图夺取他怀,但无法攻克。在围城期间。由于当时运输困难,军中粮草缺乏,将官只能命令士兵四处寻找野果充饥,士兵在林中找到一种硕大而有刺的果实榴梿。当他们设法剖开尝试之后,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后来回师曼谷时,官兵中不少人把榴梿果核随身带回,在自己房屋周围种植。据说,以前在曼谷地区,曾到过缅甸的官兵后代庭院中,多生长有100-150年的榴梿树,由于1871年和1942年先后发生两次大水灾,这些榴梿树死亡殆尽。
其二是说由往返与泰缅之间的商船传入泰国南部,后来从素叻他尼府传到曼谷等地。
2022年7月20日,据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榴梿以其细腻香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人追捧,但也有人无法忍受榴梿的气味。为此,泰国特别推出一种“没有臭味的榴梿”。这种产自泰国呵叻府东北部的“不臭”榴梿属于金枕榴梿的一个品种,已得到泰国政府地理标志(GI)产品认证。这种“不臭”榴梿在当地榴梿节上正式推出。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幼枝顶部有鳞片。托叶长1.5-2厘米,叶片长圆形,有时倒卵状长圆形,短渐尖或急渐尖,基部圆形或钝,两面发亮,上面光滑,背面有贴生鳞片,侧脉10-12对,长10-15厘米,宽3-5厘米;叶柄长1.5-2.8厘米,聚伞花序细长下垂,簇生于茎上或大枝上,每序有花3-30朵;花蕾球形;花梗被鳞片,长2-4厘米。
苞片托住花萼,比花萼短,萼筒状,高2.5-3厘米,基部肿胀,内面密被柔毛,具5-6个短宽的萼齿;花瓣黄白色,长3.5-5厘米,为萼长的2倍,长圆状匙形,后期外翻;雄蕊5束,每束有花丝4-18,花丝基部合生1/4-1/2;蒴果椭圆状,淡黄色或黄绿色,长15-30厘米,粗13-15厘米,每室种子2-6,假种皮白色或黄白色,有强烈的气味。花果期6-12月。
榴梿是一种很矛盾的水果,有的地方既把它视为宗教崇拜的供果,又因为刺鼻的气味而禁止带入公共场所。榴梿大如足球,外皮粗糙不平,汁液是浅黄色,气味奇臭无比而口感却细腻香甜。但就是这样的水果却被称为“果中之王”,因为它营养含量极为丰富。但是很多外国人无法忍受他的气味。
▌生长环境
榴梿属于纯热带作物,榴梿的物候学特征生长所在地日平均温度22℃以上。无霜冻的地区可以种植,中国海南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可以发展。 因为榴梿要终年高温的气候才能生长结实,即使在赤道地区,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由于气温下降,也不能种植榴梿或不能结果。
▌繁殖方法
常用种子繁殖榴梿,但榴梿遗传变异性大,每只核都可能长出十种不同品质的果实,而且良莠不齐,劣等榴梿可育出非常优秀的品种。同样,好的榴梿也可育出劣质品种,有的实生榴梿终生不挂果。为了培育优良品种,保证品种纯,早结丰产,多采用嫁接繁殖来培育榴梿。
芽接 | 除了单子叶和一些形成层不规则的植物,几乎所有双子叶的木本植物都可以芽接繁殖。砧木铅笔般大小,现砧木茎部离土10cm处,由上而下割两道宽0.7cm,长3~4cm切缝,在两道切缝的顶端平切一刀,将皮拉起,长短与芽片相吻合。切口下端留下少许已拉开的皮以供托住芽片。获取芽片的过程与砧水切缝拉皮方法相同,镶合后,用1cm宽的塑胶薄膜带扎紧。嫁接口最好在两天内不要接触雨水。 注意的是其他果树芽接法可将芽体完全包扎,唯有榴梿例外,因为芽片上的芽体容易脱落。两星期后就可知是否成活。成活后,在砧木上端离接芽约30cm处剪掉以刺激芽眼快速生长。日后,砧木会滋生很多的砧枝,这些砧枝不可完全除掉,必须翻下一两枝以帮助接芽吸收养分,但是所留的砧枝不可让其生长过盛,需时常修剪以免阻碍接芽的成长。 |
劈接 | 种籽萌芽尚未开叶或者未成木质前的幼苗最宜作砧木。在砧木离6~7cm处平剪,在平坦的砧桩中间往下直切一刀约1cm深成“V”形;获取与砧桩直径相当而有两三个芽的枝梢作接穗,长约8~10cm,将叶片剪去3/4,把接穗下端扁削成楔形,插入砧桩切缝处,用薄膜带扎紧。事后用透明塑料袋将整棵秧苗套住以防接穗水分被蒸发出去,放在阴凉之处大约两三星期后,如接穗的叶片不会脱落者即告成功。 |
靠接 | 只适宜少量的繁殖,种在塑胶袋内的秧苗约六、七个月大就可供作砧木,有关接穗的枝梢大小与砧术相等,最理想的是直立的营养技。 |
扦插 | 用的枝梢大约15cm长,直径如筷子般大小,要有数片叶子及芽体,每片需剪去三分之二,以防止水分蒸发。枝梢向下的一端斜削或从下而上叉剪1厘米,涂上一层荷尔蒙生根剂,插入潮湿的沙杯中,置于光照弱的温室里,浇水,经七、八个星期后如果叶片不会脱落,幼根生长,便可移植于塑胶袋内。 |
枝梢腹接 | 砧木大小均可,只要它已长成木质,皮层易于剥开,插梢处高低自选,切口过程与芽接相似。选取长10cm尚未开叶,未成术质的壮嫩枝梢作接穗,接穗斜削长度比砧木切口稍为短些,插入砧木切口,用塑胶带绑住,再以透明塑胶纸包紧,置于阴凉处。两星期后剪开胶纸,但胶带切勿解歼,直到枝梢长成为止。 |
空中压条 | 进行空中压条没有季节性,选铅笔大一点的枝条,从尾端算起在太约40cm处环剥长约3cm,剥皮后需用刀背削去切口处的形成层,否则切口皮层会复元而不 生根。在切口处包上一团潮湿的泥土,大小如鸭蛋般。用塑料纸包捆三层,两头绑紧,大约经过三个月新根生长后便可剪离母体。将塑胶纸割开,植于黑色的果苗塑料袋,置于阴凉处,大约一两个月后便可移植。由于成活率低,繁殖榴梿时很少采用。 |
▌栽培技术
定植苗高 | 30~40厘米时可定植,株行距3米x5米为宜,施入有机肥、土杂肥和适量石灰作基肥。全年均可定植,以带土种为佳。 |
施肥管理 | 结果树每年要重点施肥1次,即春季抽蕾肥、夏季果实膨大肥和采果前肥,尤其要施好果实膨大肥。采果后深施一次有机肥。 |
整形修剪 | 因萌芽力很强,种植后1~2年要注意整形,采果后及时修剪,以保持良好树型。 |
▌物种分类
泰国榴梿有二百个品种,但普遍种植的有六十至八十种。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型种:轻型种:伊銮、胶伦通、春富诗、金枕和差尼,四、五年后结果;中型种:长柄和谷,六至八年结果;重型种:甘邦和伊纳,八年结果。它们每年结果一次,成熟时间先后相差一、二个月。
其中为人们比较熟悉的有:
金枕头 | 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肉多且甜,果肉呈金黄色,经常其中有一瓣比较大,称为“主肉”,因为气味不太浓,很适合初尝者“入门”吃这种又臭又香的水果。金枕头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可是随季节价格不一,旺季时价格最便宜,也是最好吃的时候。 |
青尼 | 以其中叶子小个头小,肉多,核小的较受欢迎,果肉以深黄色为佳。 |
长柄 | 因为此种榴梿的果柄比其他品种要长而得名,此品种柄长且圆,整颗榴梿也以圆形为主,果肉、果核也呈圆状,皮青绿色,刺多而密,果核大,果肉少但细腻而味浓。 |
谷夜套 | 肉特别细腻,其甜如蜜,核尖小为“食家”所欢迎,为价最高的一种榴梿。泰国榴梿的产地广阔,从中部暖武里府至东部罗勇府,巴真武里府的榴梿曾获得冠军。泰国南部榴梿较中部和东部的逊色,核大肉小,但因成熟较迟,在其它榴梿盛季过后,便以“物稀为贵”。 |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榴梿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使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榴梿营养价值极高,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健脾补气,补肾壮阳,暖和身体。
榴梿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热量高,含有蛋白质约2.7%,脂肪约4.1%,碳水化合物9.7%,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其中钾、钙含量最高,榴梿中氨基酸种类也很齐全,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含有植物活性成分,如黄酮、花青素等等。
•经济价值
在诸多泰国出口的水果中,泰国榴梿的出口量始终居于出口水果的首席地位。泰国榴梿的主要产地是泰国的东部和南部,榴梿的生产面积以每年4.63%的比率增长来满足世界各地对于泰国榴梿的需求。
泰国榴梿有四个主要市场:当地市场(泰国的东部),其余省份市场,曼谷市场以及出口市场(国外市场)。根据不同的市场,泰国榴梿有不同的营销结构。
•药用价值
滋阴强壮、疏风清热、利胆退黄、杀虫止痒、补身体。榴梿有特殊的气味,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的人认为其臭如猫屎,有的人认为香气馥郁。榴梿的这种气味有开胃、促进食欲之功效,其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
•食用价值
榴梿有大补的功效,特别是病后体弱者以及产后的妇女,更加适当多吃。此外,榴梿具有活血驱寒功效,对于胃寒及痛经妇女有缓解作用。
▌植物文化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船队三下南洋,由于出海时间太长,船员们思乡心切,乡愁浓郁,归心似箭。有一天,郑和在岸上发现一种奇异果子,就带回几个同大伙一起品尝,许多船员吃后对这种水果称赞不已,竟把思乡的念头一时淡化了。有人问郑和,这种果子叫什么名字。他随口答道:“流连”。榴梿与流连同音,后来人们就将它称为“榴梿”。
东南亚的华人吃了,对祖国大陆“流连(榴梿)忘返”,寄托一种思乡之情。
▌如何挑选
看外观 | 成熟的榴梿果实的尖刺相对松软,相邻的尖刺能够轻松靠近。如果尖刺比较坚硬,说明果实较生。也可以通过按压果实的软硬程度来判断榴梿的成熟度。按上去柔软有弹性,果实成熟度好。 |
看大小和颜色 | 一般来说,果粒较大,成熟度较好,同时成熟度高的果粒颜色偏黄,成浅黄或深黄色,如果颜色发青,则说明果实较生。 |
看开裂度 | 通常成熟度高的果实会有一些裂口,当然裂口也不能太大,不然果肉会受到污染。 |
闻气味 | 成熟度好的果实气味浓郁,夹生的果实有一股青气味。但是,如果你闻到了一股酒精的味道,那说明榴莲已经变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