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数分为假分数和真分数。 假分数又分为带分数和整数。 分子和分母互质,这个分数就称为最简分数。 要把小数化分数,看看是几位小数,来确定分母,再看小数点后是几,就是分子,如有整数,就变成带分数。
中文名 | 分数 | 别称 | 分数比 |
外文名 | fraction | 分类 |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
提出者 | 巴比伦人 | 提出时间 | 公元前二千年 |

▌定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真分数分数通分教题。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如把1平均分成10份,取一份就是取1的十分之一。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因0在除法不能做除数,所以分母不能为0(例10/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0份,取10份,完全没有意义))相反除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
▌历史
在历史上,分数几乎与自然数一样古老。早在人类文化发明的初期,由于进行测量和均分的需要,所以人们引入并使用了分数。
在许多民族的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分数的记载和各种不同的分数制度。早在公元前2100多年,古代巴比伦人(现处伊拉克一带)就使用了分母是60的分数。
公元前1850年左右的埃及算学文献中,也开始使用分数,不过那时候古埃及的分数只是分数单位。
我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左传》中,规定了诸侯的都城大小:最大不可超过周文王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过九分之一。秦始皇时代的历法规定:一年的天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这说明:分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非负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分类
分数的两种类型:真分数,假分数。
真分数的值小于1。分子比分母小。
假分数的值大于1,或者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
带分数属于假分数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值大于1,后面的分数部分必须是真分数。

▌计算方法
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分数单位不变,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分。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即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改变其分数单位而大小不变,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去计算,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乘除法:1.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3.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则用分子除以整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4.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则用这个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5.分数除以分数,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